本报讯(通讯员李贤君)铜山县在党政领导干部中推行末位淘汰制,两年来已有8名科级干部被免职,40名科级干部被通报批评待岗一年,“太平官”再也没有了“铁交椅”。
能上不能下的旧的干部管理体制造成一些干部不干事,不负责,平庸无为,“潇洒”度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铜山县委、县政府于1996年下半年首先在长期落后且易于考核的计划生育工作和县机关作风方面进行试点。当年便对计划生育考核排在最后一名的乡镇分管副书记、副乡长给予免职,党委书记、乡长全县通报批评、留任察看一年;对基层评议得分排在后3名的县机关单位负责人给予黄牌警告,限期一年整改。这在全县上下引起很大震动。1997年,该县又把考核工作引入经济工作和社会稳定工作上,经考核几个单项工作排在最后一名的6名科级干部被免职,38名科级干部被全县通报批评。
在前两年的基础上,今年该县又决定把党政机关科级干部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各项工作全部实行末位淘汰。彻底打消一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个“太平官”的消极思想,真正把能上能下的干部制度落到实处,把广大干部的心思集中到工作上来。对此,该县县委书记刘忠达说:“今后我们评价和使用干部就是要做到实践当中去检验,比较当中分高低,竞争当中选优汰劣,让干事者挺起胸膛,让混事者失去‘市场’”。